《大众新闻》客户端报道丨聊城:创新平台全链赋能助力科技成果 “落地生金”​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4-01 17:25:03

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 “加快概念验证、中试验证和行业共性技术平台建设” 的战略部署。聊城市积极响应,以聊城产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 “聊城产研院”)、聊城山东省大学科技园(以下简称 “大学科技园”)为核心载体,构建 “概念验证 — 中试熟化 — 产业赋能” 全链条创新生态,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 “小城市大创新” 实践路径。

概念验证:让技术从 “纸面” 迈向现实

在聊城产研院与大学科技园共建的聊城概念验证中心,“空气弹簧与磁流变减震器一体化智能悬架” 技术,正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跨越。该技术由上海交通大学牵头研发,凭借突出的创新性和技术优势,吸引多方合作。2023 年,项目成功获批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由聊城产业技术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和聊城巽丰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开发,总投资 560 万元,其中省财政补助 180 万元。

“科学家 + 企业家 + 工程师” 的协同推动下,技术团队成功攻克多项难题,开发出国际首创的 One - box 集成电控系统,填补国内技术空白。聊城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聊城产研院院长田存伟指出:“概念验证是跨越‘死亡之谷’的关键一步。” 截至目前,该中心已完成 22 次概念验证,14 项理论成果转化为技术成果,正通过全链条服务,加速向中试和产业化阶段迈进,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注入强劲动力。

中试基地:打造 “技术放大车间”,助力企业创新

山东产研强远激光科技有限公司的中试基地内,30 余项前沿激光技术加速走向产业化。基地配备多条专业产线,可模拟复杂工业环境,为新技术提供全方位验证平台。公司通过产学研合作,引入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前沿成果,借助中试基地的资源,将技术从概念转化为成熟产品。

“过去企业担心试错成本过高,如今在中试基地的支持下,企业敢于大胆创新。” 山东产研强远激光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任远表示。以激光清洗技术为例,在中试工程化验证过程中,研发人员针对工件表面复杂成分污物的一次性去除难题,采用多种优化方案,成功降低量产成本,显著提升产品性能,填补国内技术空白,助力企业赢得市场,推动激光技术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广泛应用。

此外,该中试基地积极对外开放共享资源,已助力全国 200 余家企业突破技术瓶颈,转化 10 余项创新成果,成为推动区域产业升级和绿色制造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平台。

共性技术平台:破解产业痛点,激活集群创新

针对聊城轴承、绿色化工等支柱产业的 “卡脖子” 难题,聊城产研院联合聊城大学、山东省科学院等机构,搭建聊城市数字孪生轴承生产线技术创新中心、聊城市激光先进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等行业共性技术平台。

在临清轴承产业集群,平台研发的 “轴承全生命周期数据管理系统” 已推广至 30 家企业,节省人工成本 30%,提升产品质量 5%,提高工作效率 20%。山东东晟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樊丙建称:“过去设备之间无法互联互通,故障排查耗时费力,现在这套系统能快速诊断故障,提高生产线的经济效益。”

为推动创新平台建设,聊城市构建 “政产学研金” 协同创新生态,先后出台《聊城市产学研合作引导资金管理办法》《聊城市 “科技副总” 管理办法》等政策措施,鼓励各方合作,并设立 10 亿元新质生产力基金,支持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投资布局。

田存伟表示,聊城产研院与大学科技园作为区域创新发展的关键力量,正积极搭建产学研合作桥梁,构建 “专业研究所 — 孵化器 — 加速器 — 产业园” 创新发展体系,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化,为聊城制造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

来源:大众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