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创新,激发活力 山东产研院实施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新举措
12月2日下午,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举行首次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暨研究员大会,院长孙殿义出席会议并为受聘研究员颁发聘书。
产研院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推动创新发展的框架意见》精神,为激发专业技术人员活力,搭建专业技术职务治理体系,按照“能责统一、据能赋责、按责设岗、以岗聘任”的原则,创新构建了产研院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实现了岗位专业能力要求、岗位职责与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高度匹配,极大激发了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按照《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产研院专业技术职务包括研究员、副研究员、助理研究员、研究助理,其中研究员分为领域研究员、方向研究员和项目研究员。产研院专业技术职务不同于传统的专业技术职称,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含义却截然不同。传统专业技术职称从学术角度出发,更多体现专业技术能力;而产研院专业技术职务,有“职”有“务”,把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统一起来,与岗位要求紧密结合,与工作体系紧密衔接,体现岗位责任。产研院专业技术职务打通了大学、科研院所和企业间的专业技术职称体系,以商业成功为目标,以工作需求为牵引,注重任务发展需要,更多体现创新发展领导、组织、系统管理能力,以及创新产品工程化验证中的技术判断能力。产研院专业技术职务把工作、发展、创新结合起来,谁在岗位上,谁带队伍,谁就是研究员。产研院研究员不是一个“虚”的头衔,而是产研院创新发展的主体力量,这从研究员的设置中也能充分体现出来。按照产研院创新发展规划,产研院在信息与智能融合、先进材料、微纳与智能制造、绿色与健康等4个领域进行布局,产研院研究员也相应设置4个领域研究员,全面负责相关领域的产业技术创新等工作。在每个领域中,比如在先进材料领域,产研院布局了有机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等3个方向,对每个方向相应设置了方向研究员;每个方向中有很多创新项目,对每个项目相应设置了项目研究员,全程负责项目的引进、转化和落地。通过研究员这套治理体系,把产业创新每个环节全面打通,形成由“领域方向项目”全方位的产业技术创新治理体系,有效推动产研院产业技术创新。
在评定方式上,传统产业技术职称采用评审方式,而产研院专业技术职务采用提名认定制,产研院院长提名领域研究员,领域研究员根据工作需要提名方向研究员,依次逐级提名,经产研院人才工作委员会审核认定。提名认定时不唯学历、不唯论文、不唯奖励著作、不唯“帽子”,谁有能力、谁能更好履行岗位职责,谁能更好推动创新发展,就聘任谁为研究员,这比传统的评定方式更贴近创新需求,对激励专业技术人才发挥才能、构建更加科学实用的专业技术专家治理体系、吸引更多高端创新人才集聚、阶梯式培养青年人才将起到重要作用。
同时,产研院成立了研究员委员会,作为产研院研究员的自治组织,是产研院产业技术创新发展的重要管理咨询机构。研究员委员会按照产研院创新发展布局,发挥多层次、多类别、多学科、专业性等优势,从产业布局、技术布局和空间布局等方面开展专业研究,积极建言献策,推动产研院多专业技术领域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
目前,产研院已完成首批61位研究员提名认定,其中在信息与智能融合领域19人,先进材料领域10人,微纳与智能制造领域15人,绿色与健康领域9人。下一步,产研院将进一步完善专业技术职务治理体系,营造专家治理文化,释放科研管理能量,激活创新发展动力,为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和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贡献。(鲁小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