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山东—名校人才直通车”开进天津——动能转换打开引才“新空间”
去年,依托“山东—名校人才直通车”活动平台,全省共引进“双一流”高校毕业生2.3万多人,同比实现倍增。3月26日,2021年“山东—名校人才直通车”首场线下活动在天津启动,我省组织浪潮、海尔、海信等70余家重点用人单位到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延揽人才,由此拉开今年山东赴外省重点高校引才大幕。
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关键时期的山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人才、渴望人才。此次,我省70多家用人单位共提供443个高质量就业岗位,需求5974人。同时,在网上的“直通车”活动,同步推送了400多家用人单位、2万多个岗位需求信息。新旧动能转换催生新岗位需求,打开了山东引才的“新空间”。
“十四五期间,我们原定的计划是济南地区各单位每年招聘1000人,今年企业大发展,我们将招聘计划从1000人调整为2000人,目前已经招聘到1500人。”中国重汽组织与人力资源部部长助理刘秉阳说。当前,中国重汽致力于智造升级,在大数据治理、生产线的智能改造,以及未来车联网和自动驾驶等方向,都需要大量信息化类、控制类人才。为此,企业也开出了优厚的待遇。
山东近年来注重打造创新平台,提升了对人才的吸附力。南开大学药学院应届硕士毕业生刘聪聪,老家在德州,就是直奔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而来。她告诉记者,在产研院有多个平台适合自己。
“截至去年底,我们集聚高层次人才1500人。来参加这次活动前,我们提报的用人需求是500人,结果昨天又‘蹦’出来150人的需求,因为昨天刚确定了一个集成电路半导体平台项目。”山东产研院人力资源部部长张万蕴说。
记者在现场随机采访了多位前来求职的毕业生,谈及现场招聘和对山东整体人才环境感受,大家普遍反映“这些年山东引才力度大”“机会挺多的”。
“有上一届的师兄师姐反馈说,山东人才引进政策很给力,而且落实比较到位、及时,这点挺好的。”刘聪聪说,硕士、博士毕业,很快就面临着结婚买房等现实问题,山东各地推出的购房补贴等政策能减少毕业生一部分压力。
“有机会的话,挺想去山东发展。”南开大学化学工程专业应届硕士毕业生邱晓光是辽宁人,他对东方智慧谷(威海服务贸易产业园)表现出了浓厚兴趣。
记者在招聘现场注意到,为了吸引人才,免费公寓、租房补贴等这些几乎成为用人单位的“标配”。
“南开学生中山东籍的同学占比很高,近三年山东籍毕业生占全体毕业生将近10%,今年超过10%。”南开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李军告诉记者,近几年山东就业人数呈现逐步增加态势,这背后正反应了山东人才环境的不断优化。
“首场线下活动选择在天津,是基于精准引才的考虑。”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夏鲁青介绍,根据对去年“双一流”高校毕业生来鲁就业创业情况的大数据分析,南开大学和天津大学均处于来鲁人数前十名的高校之列,而且,这两所学校的优势专业与山东“十强”产业集群比较契合,去年这两所高校有近600名毕业生到我省就业。
当天活动现场共收到南开大学、天津大学毕业生简历2239份,其中博士、硕士学历1901份;达成初步意向776人,博士、硕士学历629人。同时,此次活动在南开大学和天津大学分别设立山东省招聘联络站。
以天津站活动为起点,2021年直通车活动将陆续举办。夏鲁青表示,今年活动力度保持不减,省市联动举办直通车现场活动100场以上,网络招聘专场将贯穿全年。
“今年引才总量上力争实现新的突破。”夏鲁青表示,下一步,要大力实施“高校毕业生留鲁来鲁就业创业推进行动”“海外英才集聚计划”等,统筹推进就业创业和人才引育留用,力争实现“今明两年,万名博士、十万名硕士、一百万名大学生在山东就业创业”的目标。(记者 张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