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科技创新“划重点” 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回应多个热点问题(附图文实录)
3月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举行第二场“部长通道”采访活动。科学技术部部长王志刚通过网络视频方式接受采访。
如何提升基础创新能力?科技体制改革怎样深化?科技如何支撑抗疫?8日举行的全国两会“部长通道”上,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围绕记者关心的基础研究、科技体制改革、完善区域创新布局、科技支撑抗疫等方面的问题,回答了提问。
基础研究是科研的总开关,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必须提升基础创新能力。王志刚表示:“我们经常讲到产业链、供应链有短板弱项,如果追踪溯源,就是我们在基础研究方面存在薄弱环节。”
王志刚表示,国家创新体系中基础创新的比重和位置越来越重要、顶层设计和系统布局更加合理,我们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与自由探索的基础研究格局也正在形成。
“同时,近年来我国在基础研究领域也取得一系列成果,包括铁基超导、干细胞、量子信息、类脑芯片等领域以及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王志刚说。
制定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继续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更加强调国家战略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更加注重青年科技人员投身基础研究、建立基础研究中心和平台……此次“部长通道”上,王志刚用五项具体举措,向大家概括了继续加强基础研究的着力点。
面对科技体制改革等方面的问题,王志刚说:“我们主要是围绕着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围绕着如何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如何能够构建法律、政策、社会环境,以及如何能把国家的科技投入、全社会的科技投入用出更好的绩效等方面来展开。”
“下一步,我们的科技体制改革一是要以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重点来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二是要以科研评价为抓手来持续推进,要让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两个轮子一起转。”王志刚说。
越是欠发达地区,越要走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子。面对有关完善区域创新布局的提问,王志刚表示,区域创新、地方创新是国家整个创新体系和创新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部的工作主要是围绕着国家发展战略来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发挥高新区辐射带动引领作用,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在基层推动科技创新工作。
过去一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全国各界在党中央领导下奋力抗疫,科技工作者参与其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王志刚表示,下一步针对疫情防控,科技领域要有更多的支撑方法、支撑手段和支撑技术。
“这次疫情也给我们敲响警钟,实际上对这种重大传染病来讲,科技要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科研攻关要持续进行,各种科研活动要科学布局、持续展开,宁可备而不用,也不能到时候束手无策。”王志刚说。
以下为采访活动图文实录(部分)
2021年3月8日 ★ 北京
3月8日(星期一)下午3时,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会议结束后举行“部长通道”采访活动,邀请部分列席会议的国务院有关部委负责人通过网络视频方式接受采访。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出席活动,并回答记者提问。
主持人:
感谢王部长,这也是王部长第三次在“部长通道”接受大家的采访。下面请提问。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我的问题是,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问题。今年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也提到,在关键领域创新能力不足是我国目前面临的挑战。想请问王部长,我国在提升基础科研和原始创新能力方面,未来有哪些新的举措?谢谢。
科技部部长 王志刚:
谢谢你的问题,你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加强基础创新能力,首先应该提高认识。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我们要想实现科技的自立自强,基础创新能力方面必须要过硬。同时,我们今天经常讲产业链、供应链有短板弱项,追根溯源还是基础研究能力存在薄弱环节,基础不强。在十九届五中全会和这次政府工作报告中,都对基础研究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科技部来讲,要认真学习领会,加以落实。
回顾“十三五”,我国基础创新能力取得很大成绩。国家创新体系中,基础研究的比重和位置越来越重要,顶层设计和系统布局也更加合理,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与自由探索相结合的基础研究格局也正在形成,在铁基超导、干细胞、量子信息、类脑芯片等领域,以及在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都取得一批基础研究成果。
基础研究投入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十三五”期间,整个中央财政科技投入增长了70%,但基础研究翻了一倍。这就说明在整个研发投入结构方面,基础研究投入的比重在加大,2019年首次超过6%,2020年预计达到6.16%。我们在基础研究方面也更加注重项目的选题,使真正有价值的问题能够被作为重点。基础研究中规律性的探索也有新进展,适合基础研究的方法、范式也都在不断改进。同时,基础研究的能力和队伍不断提升,适合于基础研究的科研环境不断优化,不断地有新的、更好的科研手段来支撑基础研究。
下一步,基础研究在党和国家工作中,在国家科技全局中,要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首先,要制定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开展更加科学优化的顶层设计和系统布局,使基础研究在我国能够成系统地布局,成体系地推进。
第二,继续加大基础研究投入。现在是6%,我们要争取“十四五”使基础研究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比重达到8%左右。
第三,基础研究要更加强调国家战略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两条腿”走路。
第四,要更加鼓励青年科技人员投身基础研究。
第五,要建一些基础学科研究中心和平台。“十三五”期间,我们建了13个国家应用数学中心,得到了科技界的充分肯定和好评。
另外,在基础研究的生态环境、评价标准以及支持方式上,我们还要不断改革。谢谢。
科技日报记者:
请问王部长,因为我们近几年也颁布了很多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政策措施,请教您,这些政策措施落实得怎么样?以及我们后续还有哪些部署和考量?谢谢。
王志刚: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科技体制改革放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位置,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取得了一系列科技体制改革成果,143项改革任务全面完成。同时,一些改革举措已经成为国家的法律、政策,形成评价方法,在全社会如何推动创新方面形成了一些新的共识,这些都是改革的成果。
当然,改革中间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我们也会继续关注,在新一轮改革中不断深化、加以克服。在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方面,我们主要是聚焦国家战略目标,围绕如何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围绕如何能够构建法律、政策、社会环境等良好创新生态,围绕如何能够把国家科技投入、全社会的科技投入用出更好绩效,落实总书记要求的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优化体制机制,产出更多科技成果,支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我们要坚持改革驱动创新,创新驱动发展,按照总书记要求,推动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两个轮子一起转。这也说明改革与创新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这次五中全会和政府工作报告都对科技体制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科技部会认真地领会和落实。
第一,要围绕着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这个重点来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包括如何构建更加有效的新型举国体制;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好发挥国家作为重大科技力量、科技任务组织者的作用;如何能够使产学研各主体发挥好各自作用,打造创新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如何推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揭榜挂帅”等改革更好地落地见效。
第二,以科研评价为抓手,持续推进已经进行的各项改革,包括给科研人员减负、营造良好生态、建设良好作风学风,以及如何能够使科研人员心无旁骛,从事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共同形成对国家发展和安全的强大科技支撑。
谢谢。
人民日报记者:
请问您,在“十四五”期间,国家在完善创新区域布局,在落实国家区域战略协调发展战略方面,有什么样的规划和总体性的考虑?谢谢。
王志刚:
谢谢你这个问题。我们的目标是要建设创新型国家、成为科技强国,在空间上来讲,区域创新、地方创新必须成为国家创新体系和创新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前期,我们主要是围绕国家发展战略,推动开展区域科技创新活动。
第一,把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这三个地区作为重点,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第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区已经发展三十多年了,要持之以恒做好这方面工作,积极发挥21个国家自创区、169个国家高新区的辐射、带动、引领作用。整个高新区内的企业研发投入占全国企业研发投入的比例是50%左右,创造的GDP占全国的12%,人均劳动生产率是全社会的3倍,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是全社会平均水平的1/3。
第三,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这是我们国家现阶段发展的主要矛盾。所以我们在工作中,把北京、上海以及其他一些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形成帮扶关系,用科技创新来促进欠发达地区有更快更好的发展,这也是落实总书记在视察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时候提出的明确要求,就是越是欠发达地区,越要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北京和贵州结成了对子,推动了贵州大数据的发展;上海和甘肃结对子,兰白自创区推动了甘肃高新技术和产业的发展;新疆和中科院、深圳等结对子,推动了新疆科技创新的发展;科技兴蒙,是用全国的力量来推动内蒙古科技发展;科技入滇,推动了云南科技创新发展。对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就是要通过科技创新使差距更小,这样才能解决区域之间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第四,我们在基层科技方面也做了一些工作,今后要加大力度继续做,在县级等基层专门出台举措来推动科技创新。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科技创新也应该从基础基层做起。科技特派员制度是20多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浙江工作时,大力推动的一项工作。科技部二十多年来一直持续发力,深入实施,在助力脱贫攻坚、推动区域发展、农民增收以及提高劳动者素质等方面,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这次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有10名同志获得“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称号,其中两位就是我们的科技特派员。
下一步,我们会更加关注地方和区域科技创新工作,科技部将给予更好的支持和服务。谢谢。
湖北日报记者:
请问您,您怎么看待这次抗疫中科技发挥的作用?也想请问您,下一步在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安全这一块,还会有什么样的部署?谢谢。
王志刚:
谢谢你的问题。过去一年,全国各界在党中央领导下奋力抗疫,科技工作者参与其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充分肯定。
从疫情一开始,科技界就立即行动起来,按照中央部署,成立科研攻关组,科技部牵头。一开始就确定了五个主攻方向并一直坚持到现在,包括溯源、药物、疫苗、检测试剂、动物模型五个方面,取得一批科研成果,有力地支撑了抗疫工作,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3月2日视察科研攻关工作时的重要指示精神,人类战胜疫情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技。
我们积极开展有效药物筛选,很多药物都进入诊疗方案。第一时间分离出病毒,两周内检测试剂上市。在疫苗方面,我们一开始就确定了五条技术路线,目前已有17个疫苗产品进入了临床试验,其中7个进入了Ⅲ期临床试验,4个在国内获批附条件上市,这些都有力地支撑了抗疫。
回顾这一年多的抗疫,除了我们看到的这种有形的科研成果以外,还有一些我们应该加以总结和珍惜的宝贵经验。一是新型举国体制。这次抗疫,科技界有13个部门4300多位科研人员、386个科研团队参加科研攻关。二是,这是从基础研究到应用基础研究,再到产业应用,从研发单位到企业的一次大协作。61个学科为刚才讲的科研活动做出了贡献。检测试剂以及疫苗研发中,有这样一个现象,就是研发单位和企业结合得越早,产品出来得越早,应用的效果越好。所以产学研结合这条路,科技抗疫是一次成功的实践。三是,我们也和国际同行进行了很多交流合作。与30多个国家就科技抗疫进行交流,与多个国家开展联合科研攻关,参加了世界卫生组织(WHO)10个工作组,一批论文、一批成果得到国际同行肯定和应用。
现在疫情对全球的影响还没有完全消除,对中国来讲,“内防反弹,外防输入”的任务还非常艰巨。下一步,科研攻关组重点做好两方面工作。
第一,针对疫情防控,科技要有更多的支撑方法、支撑手段和支撑技术。针对病毒变异,我们怎么样能够尽早在检测试剂、疫苗、治疗药物方面,有更精准的办法来应对。
第二,科研攻关要持续进行,各种科研活动要科学布局、持续展开。这次疫情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落实总书记讲的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重大传染病防治要摆在重要位置,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一些队伍力量要能够保持住,宁可备而不用,也不能用而无备,束手无策。
这两方面工作,一个是面向当前防疫工作,一个是面向长远,我们都要有个系统布局。谢谢。